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-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-人妻VA精品VA欧美VA-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人文菏澤  > 正文

古文名篇與成武(上)

作者: 張長國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3-04-26 10:40

成武縣博物館中的郜鼎復制品

成武縣作為千年古縣,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,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歷史事件,被史書所記載。如今,幾千年的時光悠悠而過,留在史書中斑斑點點的陳跡至今讀來,仍令人驚心動魄,蕩氣回腸。而且,由于這些史書中的文章寫得非常精辟和經典,于是,就被后人作為寫文章的范文而傳揚,所以,這些文章也就具有了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的雙重屬性。

《臧哀伯諫納郜鼎》這篇文章出自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,被選入《古文觀止》,可見這篇文章的經典性。郜鼎在這里的意思是郜國的鼎。西周初年,武王分封時,把異母弟、文王十一子分封在了“郜”。郜國故地在今成武縣東南約十八里處,方圓大約有五十里左右。到了春秋時期,郜國一直沒有擴大,還是一個小諸侯國。鼎在春秋時期被視為國家重器,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。按照“天子九鼎,諸侯七鼎”的規定,郜國的鼎應該有七個。臧哀伯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,其地位相當于諸侯國的“二把手”。郜國的鼎為什么被送到了魯國呢?臧哀伯為什么主張不要郜鼎呢?這里面大有文章。

據《春秋》記載:“壬戌,公敗宋師于菅,辛未,取郜。”公元前713年農歷六月初七,鄭莊公假借周桓王的名義,聯合了齊、魯兩國的軍隊攻進了菅,打敗了宋國軍隊。菅地在今成武縣東南境的白浮圖鎮徐官莊村南一帶。六月十五,鄭師又攻占了郜地。這說明,在這之前,郜國已經被宋國滅了。郜國的鼎應該被宋國占有了。魯桓公二年(公元前710年),宋國太宰華督弒宋殤公,立宋莊公,為不引起周邊國家的反對,就把郜鼎分別送給了北邊的魯國、齊國,以及陳國和鄭國,于是引出了臧哀伯諫納郜鼎的故事。

魯桓公得到了郜鼎,就把鼎放在了大廟。大廟又稱太廟,是國君祭祀祖先的地方。臧哀伯認為這不符合禮的要求。他對魯桓公進諫,說:“君人者,將昭德塞違,以臨照百官;猶懼或失之,故昭令德以示子孫。”大意是“君主要發揚顯示德行,杜絕違反禮制的行為,對臣下起良好的帶頭作用;這樣還害怕有什么不足的地方,所以還要顯示美德給子孫看。”之后,臧哀伯還舉例說明,指出太廟用茅草當屋頂、國君祭天乘坐的馬車用草席當坐墊、祭肉不加調料、祭祀供品不做精細加工,是為了顯示節儉;祭祀的時候穿上相應的服飾,是顯示等級的差別;使用的用具和其他人不一樣,是顯示禮制的差別;服裝上繡上不同花紋,是顯示紋飾的差別;器物上的顏色不一樣,也是顯示使用器物的差別;馬、車上面配上鈴鐺,是用聲音顯示地位;旗幟上繪有日月星辰,是顯示光明。德,就是節儉又有法度,增減都有規程。用使用的物品來標記,用聲音和光明來表現,用這種方式來領率臣子,臣子才畏懼,不敢違反規定。如今,國君不講道德,違反禮制,把別國賄賂的鼎放在太廟里,臣子見了都來效仿,國君該怎么去懲罰他們呢?國家的敗落,是由于官員不走正道;官員失去德行,是由于國君的寵愛和出現賄賂。現在,國君把郜鼎放在太廟,還有比這更過分的嗎?當年,武王打敗商朝,把九鼎遷到了雒邑,還有人批評他,何況把這個標志著違反禮制、顯示賄賂的鼎放在太廟里,這又該怎么樣呢?

雖然臧哀伯如此地勸諫魯桓公,但結果是“桓公不聽”。十六年后,桓公在齊國被殺。臧哀伯的這篇諫辭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政論文,邏輯層層推進和展開,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,歷代以來,都是文人們學習和寫作的范文之一。

最后,再說一下郜鼎的下落。魯桓公收到的郜鼎又叫郜史碩父鼎,兩耳三足,鼓腹結構,鼎上刻有銘文:“郜史碩父……子孫永寶用。”這是周武王給弟弟的信物,也可以認為是后代所說的“圣旨”或“丹書鐵券”。因為上面有天子銘文,而且是一個古物,這可能也是魯桓公喜歡它并放在太廟的原因。但現只能查找到該鼎的拓片,保存在國家圖書館,鼎實物已下落不明。至于宋國送出去的其他的郜鼎,可能上面沒有銘文,也沒有什么顯著的特點,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,已經失落在歷史的長河中。 張長國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